我上越衡公司的一名銷售員,沒事的時候喜歡看一些新聞,在此件新聞里講到,電子吊鉤秤的來歷,一名男子身高1。35米,卻憑自己的樂觀熱情,才華橫溢,靠自己的智慧和闖勁過上了好的日子,讓我們回想一下事情的過程,該男子敢拼敢闖,嘗試過很多職業(yè)。他在曹寺鎮(zhèn)蔬菜批發(fā)市場有自己的門市,日前又在二手市場買了輛車來跑運輸。他愛動腦筋,愛搞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,智慧為他鋪就了通往成功的坦道通途。就在前一斷時間,他發(fā)現批發(fā)市場的菜農稱菜要從車廂卸貨,再一一過秤,費時費力,非常不便。在這樣的不便中,此男子發(fā)現了寶貴的商機。他想,如果把簡易吊車和吊鉤秤結合起來,菜農的菜不用出車廂就能稱重,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。他在銀行得到了無息貸款2萬元,他日思夜想,設計出了方便好用的吊鉤秤吊車,他親切地把自己的“發(fā)明”稱作“小天吊”。
“小天吊”方便又,稱一次只收一元錢,在菜市場備受追捧。“有時候我從上午十點一直忙到下午三四點,連杯水都顧不上喝。”“小天吊”為此男子的生意帶來可觀的收益,但由于沒有注冊,市場上漸漸出現了模仿品。馮康沒有在意,他笑著說,“人不能故步自封,我要想出更多的‘金點子’,爭取總是走在別人的前面。”山寨“小天吊”充斥市場的時候,有一次遇到停電,大家都不知所措,此男子馬上借來了發(fā)電機,照常稱重,一天就掙到了半個月的錢,他的機敏讓大家嘖嘖稱奇。
試想如果人人都可以多動一個腦,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好!希望以上事情能給大家?guī)砀嗟姆奖悖?/p>